对于机器替代人的工作岗位的心理反应实验研究

本研究基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格里内罗(A. Granulo)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机器替代人的工作岗位的心理反应实验,并与格里内罗的研究开展比较研究。

(1)简介

智能机器取代人类的工作任务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从经验来看,人们倾向于让工人被其他人类工人(而不是机器人)所取代;然而,当人们考虑自己可能失业的前景时,这种偏好也许会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格里内罗(A. Granulo)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机器替代人的工作岗位的心理反应实验,并与格里内罗的研究开展比较研究。研究提出如下假设:作为旁观者(如企业老板)应该更喜欢用其他人类工人(而不是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工人。而当人们作为参与者(如工人)考虑失去工作的前景时,则更倾向于用机器人来替代自己的工作岗位。

(2)研究方法与被试

本研究由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实验组成。研究1侧重于人类的偏好,研究2侧重于人类情绪。两个研究构成人类对于机器替代人的工作岗位的心理反应

研究1构建了一个情境:某个公司需要削减运营成果,需要替换部分员工。一种做法是用新员工替换老员工,还有一种做法用机器人来替换。研究询问被试是否希望被新员工还是机器人所替代。每次实验被试随机分配两个角色之一:一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一个是从员工的角度。旁观者处于企业主或者其他人的角度,这样的替代对自身没有直接关系;员工角度则是替代就意味着自己失去工作等可能的风险。在研究1中,被试来自于不同的用户:学生用户(1a,未参加工作者)298人、工人(1b)271人和办公文员(1c)387人,尽量代表了不同的用户类型。

研究2则采用在线情绪量表的方式,同样分配到旁观者和员工两个不同的视角,但采用负面情绪量表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从偏好的角度。研究2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PNAS),选用了5对负面情绪形容词(悲伤的、愤怒的、沮丧的、害怕的、敌意的)。研究2共有701名被试在线参加了实验。

(3)研究结果

研究1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在研究中对人和机器人替代的偏好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代表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还是工人与办公室人员,如果站在观察者的角度,都期望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而站在员工(参与者)的角度,都期望机器来替代自己的工作岗位。本研究相关的统计与假设检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 总体情况员工视角(与观察者相比)
1a72%偏好被人取代。Z = 2.18; P < 0.05;Cohen’s h = 0.37;95%置信区间: [0.51,0.91]。只有42%偏好被人取代。χ2(1) = 7.09; P < 0.05;Cramer’s V = 0.29; 95%置信区间: [0.08, 0.41]逻辑回归验证:b = 1.11; Z = 2.71;P < 0.05; 95% CI: (0.29, 1.91)。
1b62%偏好被人取代。只有41%偏好被人取代。χ2(1) = 4.65; P < 0.05; V = 0.23; 95%置信区间: [0, 0.44]。
1c58%偏好被人取代。只有37%偏好被人取代。χ2(1) = 6.28; P < 0.05; V = 0.221; 95%置信区间: [0.03,0.43]。
表1 统计与假设检验结果

研究2的结果研究1相呼应,机器人替换比人类替代时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均值=3.57;t(901)=2.54;P<0.01:d=0.23;95%置信区间:[0.06,0.43])。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格里内罗的研究结果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在个别数值上略有差异,充分了说明了中国的工人和全球公认在智能机器工作替代上具有相似性。

(4)讨论

目前关于工作自动化对人类的影响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表明,虽然公众更喜欢用其他人类工人(而不是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工人,但那些工作实际上受到威胁的人可能更加期望被机器人(而不是人类工人)所取代,这可能是因为机器人(与人类相比)的替代对人们的自我价值构成的威胁不那么直接。

本研究的结果反映出了机器行为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社会媒体和影视艺术渲染的智能机器替代人类的恐慌,使得大多数人都觉得智能机器替代是多么的可怕。但是,本研究的结果反映出:在某些情境下,人类更倾向于用智能机器替代自己而不是其他人类。这对于机器行为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的结论还 可以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与职业培训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启示,因为未来很可能出现智能机器取代人而造成失业的情形。